清热凉血:能清解血分热邪,可用于温热病邪入营血,身热夜甚、心烦不寐等;也能治疗阴虚发热,骨蒸潮热、盗汗等。
利尿通淋:可清利膀胱湿热,改善热淋、血淋等导致的小便淋沥涩痛、尿血等症状。
解毒疗疮: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之效,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、咽喉肿痛、毒蛇咬伤等,内服或外用均有一定效果。
透邪外出:能透散阴分伏热或表邪,对于阴虚外感,发热、头痛、无汗等有治疗作用。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一般用量为 3-12 克;或入丸、散。
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或用鲜品捣烂敷。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阴虚发热:为治疗阴虚发热的常用药,可与青蒿、地骨皮等配伍,能有效退虚热,缓解潮热、盗汗等症状。
热淋、血淋:针对膀胱湿热所致的淋证,与滑石、木通等配伍,有较好的利尿通淋、清热止血之效,可减轻小便涩痛、尿血等。
疮痈肿毒:无论是初起红肿热痛,还是肿毒内陷等,白薇内服或外用都可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,促进疮疡的消散和愈合。
阴虚外感:与玉竹等配伍,可用于素体阴虚又外感风热之邪,能滋阴透表,使邪去而正不伤。
常用方剂白薇汤:出自《全生指迷方》《本事方》,由白薇、当归、人参、炙甘草等组成,可治郁冒血厥、产后血虚发热晕厥。
竹皮大丸: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含生竹茹、石膏、桂枝、甘草、白薇,用于治疗妇人乳中虚,烦乱呕逆。
配伍与炮制配伍:白薇配白僵蚕,可清热平肝、凉血安神、祛风止痛;配地骨皮,能益阴除热、凉血除蒸;配青蒿,可增强清热凉血、解暑截疟的功效;配玉竹,能透表滋阴。
炮制:拣净杂质,除去茎苗,洗净,稍浸,润透,切段,晒干。也有酒洗的炮制方法。
副作用损伤脾胃:其性寒,脾胃虚寒、食少便溏者服用可能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减弱,出现胃脘冷痛、腹泻加重等症状。
引起中毒: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,内服过量,可能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,中毒量为 30-45 克,可出现心悸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头痛、腹泻、流涎等中毒症状。
加重虚寒:血分无热者使用,可能会使身体更趋虚寒,出现畏寒、肢冷等症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